金融机构拥抱生成式AI之时不能丢掉专业判断

1713410762175

4月13日~18日,在海南举行的第四届消博会首创全岛办展模式,汇聚了7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4000个消费品牌,全球“尖”货同台竞技。图为湖北展馆的一台AI人形智能服务机器人在与观众互动。

普华永道中国保险业主管合伙人胡静日前在北京对记者表示,AI的进一步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巨大机遇,金融机构要积极拥抱生成式AI,与此同时有必要对新的技术工具谨慎识别,用专业的视角对生成式AI产生的内容进行判断,去伪存真。

胡静在普华永道《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调查报告2024》发布会后回答了记者的提问,分析了人工智能对银行、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影响。她表示,金融机构应该更加主动地迎接生成式AI带来的变革,不能坐等别人都应用之后自己再动手。

胡静认为,金融机构需要更多考虑如何利用生成式AI赋能业务,提升效率,而不是单纯将其作为降低运营成本的办法。“金融机构探索生成式AI的过程并不便宜,在前端需要不小的投入。”她强调,在具体应用中,金融机构有必要识别应用场景,找到适合的切入点。

胡静还提醒,用户目前从生成式AI的使用中能够体会,生成的很多观点看似有理,但并不一定准确,作为金融机构,必须有自己的专业分析,严格管控风险。

银行、保险、基金等金融机构已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智能客服、风险管理、自动化交易、智能核赔、贷款风险评估等业务中。据介绍,普华永道最近与香港贸发局联合开展的一次Pulse调研表明,已采用生成式AI工具的香港金融服务企业在欺诈检测、理赔处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、生物识别认证和虚拟助理等不同领域均实现了巨大的效率提升。

胡静告诉记者,访问了全球4702位CEO(其中包括215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CEO)的普华永道全球CEO年度调研报告最新一期显示,中国企业对生成式AI在重塑业务模式方面的变革能力抱有高度期望。来自中国的CEO相对看好生成式AI在各项指标中的潜力,受访者更加认同由AI驱动的转型将有助于改善其产品和服务(中国内地65%,香港特区55%,全球58%)。该报告认为,来自中国的CEO承认转向人工智能会带来许多变化,不仅影响他们的企业,也影响整个行业。然而,来自中国的CEO也承认,积极投身AI转型需要在公司和行业内部进行许多运营变革,但他们往往会忽视与生成式AI相关的潜在风险和挑战,低估这一技术固有的复杂性。
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kj.xcbhdw.com/8055.html

(0)
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1:34
下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1:39

相关推荐